Chrome 类型混淆 0-Day 漏洞代码分析已发布

2025-09-24 08:46:29 0 411

在之前曝出CVE-2025-10585,本次披露部分PoC细节。通过构建Proxy类,修改其中的getter函数创建一个包含Symbol.toPrimitive来意外返回数组而不是原始数字,在反复调用ToNumber()触发编译器的代码优化实现堆溢出。V8 引擎的 Maglev 和 TurboFan 编译器受该影响。

谷歌 Chrome 浏览器的 V8 JavaScript 引擎曝出重大类型混淆零日漏洞(编号 CVE-2025-10585),这是 2025 年发现的第六个已被活跃利用的 Chrome 零日漏洞。这个高危漏洞的 CVSS 3.1 评分达 8.8 分,通过复杂的内存破坏技术实现远程代码执行,成功绕过了 Chrome 的沙箱防护机制。 该漏洞通过类型混淆攻击利用 Chrome 的 V8 JavaScript 引擎,操控 TurboFan 即时编译器的优化假设逻辑。安全研究人员已确认存在针对加密货币钱包的主动攻击活动及间谍行动,威胁行为者利用该漏洞执行任意 shellcode 并突破 Chrome 渲染器进程的沙箱保护。

V8 类型混淆机制

V8 引擎中的类型混淆漏洞代表了针对现代浏览器最复杂的攻击途径之一。CVE-2025-10585 漏洞通过破坏 JavaScript 对象属性访问时的内联缓存(IC)机制,利用 Chrome 的性能优化系统发起攻击。 NullSecurityX 指出,当恶意 JavaScript 代码创建精心构造的 Proxy 对象来欺骗 V8 的类型推断系统时,该漏洞便会显现。在 TurboFan 编译阶段,引擎会根据运行时反馈对对象类型做出关键假设。

攻击者可通过实现自定义 getter 函数来颠覆这些预设条件,这些函数返回意外数据类型,导致编译器生成错误的内存访问模式。该技术利用链始于创建一个包含 Symbol.toPrimitive 处理器的 JavaScript 对象,当 V8 引擎预期获取原始数字时,该处理器却返回数组。反复调用 ToNumber()转换操作(通常通过算术运算触发)时,V8 引擎的 Maglev 和 TurboFan 编译器会基于错误的类型假设对代码路径进行优化。

部分POC

//假设的部分 PoC
let victim = new Proxy({}, {
    get(target, prop) {
       if (prop === Symbol.toPrimitive){
       //类型错配:返回数组而不是所预期的number
         return () => [1.1, 2.2, 3.3] //浮点型数据被错误解释为number
       }
       return Reflect.get(...arguments);
    }
});

// 触发性能优化
for (let i = 0; i < 10000; i++) {
    let x = +victim //调用 ToNumber() 触发类型混淆
    if (x.length) { // 不正确的类型: number没有length属性
       console.log(x[0]) //堆泄露
    }
}

这段代码展示了攻击者如何操纵 V8 的类型系统来实现内存破坏。 该漏洞允许构建"addrof"和"fakeobj"原语,这些是实现高级利用技术(包括面向返回编程 ROP 链构建)的关键基础模块。

风险因素 详情
受影响产品 Google Chrome < 140.0.7339.185 版本(Windows/Linux/macOS 系统)及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Edge、Brave、Opera 等)
影响范围 远程代码执行
前提条件 用户访问启用 JavaScript 的恶意网页,且 JIT 优化处于激活状态
CVSS 3.1 评分 8.8(高危)

Exploitation Impact   利用影响

攻击链通常始于社会工程学手段,诱使受害者访问包含漏洞利用代码的恶意网站。

威胁情报报告显示,高级威胁行为者正将该漏洞与提权漏洞利用串联使用,以植入持久性恶意软件、窃取加密货币私钥并进行针对性监控行动。 该漏洞基于网络的攻击方式仅需用户访问受感染网站即可触发,使其在大规模利用时尤为危险。 谷歌威胁分析小组将部分攻击活动归因于商业间谍软件供应商和国家资助的黑客组织,凸显该漏洞对情报作战的战略价值。该漏洞使得攻击者能够绕过 Chrome 的多进程架构和站点隔离功能——这些曾被视作可靠的防御机制。

多家加密货币安全公司报告了专门针对 Chrome 用户的钱包清空攻击,被盗资金流向与已知网络犯罪组织关联的地址。这些攻击表明,该漏洞的实际危害已超越传统间谍应用范畴,直接造成实质性的金融损失。

该漏洞影响 Windows、macOS 和 Linux 平台上 140.0.7339.185 版本之前的所有 Chrome 浏览器,同时波及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包括 Microsoft Edge、Brave 和 Opera)。 谷歌已发布紧急补丁修复该漏洞,全球大多数 Chrome 安装版本已自动完成更新。各机构应监控网络流量中与类型混淆攻击技术相关的可疑模式,并在可行情况下实施应用程序白名单机制。

关于作者

酒瓶椰子13篇文章35篇回复

评论0次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  注册